发现·关注·加入  
delicious
deviantart
digg
email

  • 首页
  • 关于我们
    • 田野营简介
    • 营友感言
    • 媒体报道
  • 营务安排
    • 学术训练
      • 基本理念
      • 行前培训
      • 田野调查
      • 参考书目
    • 魁阁奖及辅仁奖
    • 志愿者小组
  • 历程与成果
    • 田野营小传
    • 第一届·云南黑井
      • 第一届田野营概况
      • 田调报告
      • 田野手记
    • 第二届·广西黄姚
      • 第二届田野营概况
      • 田调报告
      • 田野手记
    • 第三届·贵州隆里
      • 第三届田野营概况
      • 田调报告
      • 田野手记
    • 第四届·云南建水
      • 第四届田野营概况
      • 田调报告
      • 田野手记
    • 第五届·云南和顺
      • 第五届田野营概况
      • 田调报告
      • 田野手记
    • 第六届·贵州草海
      • 第六届田野营概况
      • 田调报告
      • 田野手记
    • 第七届·云南巍山
      • 第七届田野营概况
      • 田调报告
      • 田野手记
    • 第八届·云南沙溪
      • 第八届田野营概况
      • 田调报告
      • 田野手记
    • 第九届·云南香格里拉
      • 第九届田野营概况
      • 田调报告
      • 田野手记
  • 加入我们
    • 2019年招募公告
    • 2018年招募公告
    • 2017年招募公告
    • 2016年招募公告
    • 2015年招募公告
    • 2014年招募公告
      • 2014年第一轮入选公告
    • 2013年招募公告
      • 2013年第一轮入选公告
  • 营友网络
    • 营友会制度
    • 田野营年会
    • 营友动态
    • 原创研究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周艺娴:“有意思”:香格里拉的那场夏天

三月 13, 2019
by fieldcamp
0 Comment
不知不觉间离在香格里拉度过的那个夏(dong)天已然过去了两个月,现在的反思大概是典型的reflection with time and distance, 而非田野营中被每个人挂在嘴边的“自反性”。无论如何,趁记忆还没有完全风干,赶紧记录一下,也算是给自己、田野营、乃至那段时间与自己生命产生交集的所有人的一个交代。   回想起来那真是非常奢侈的三个星期,把平时的各种琐事都抛之脑后,几乎是全身心地每天从早到晚只需要投入一件事,无比惬意地在各西餐厅咖啡馆里泡着,似乎过着标配文艺小资生活。然而背后的辛酸一言难尽:在穿着羽绒服的夏天瑟瑟发抖,PTM期间在绝望与
继续阅读 →

余熙瑜:逃离,去寻找另一种可能性

三月 13, 2019
by fieldcamp
0 Comment
踏入十一月的金陵方才有香格里拉在仲夏时节的寒意,不讨喜的雨季终于来了,不过这湿漉漉的天气倒是很容易把人拉回石板路上常溅着水花的独克宗古城。回顾那二十多天,它对于我是多重意义的逃离,逃离家乡炎热的天气,逃离我本该这样或那样的日常生活,逃离被我内化的一种所谓社会学的“实证主义”,然后踏入那片陌生遥远的土地,踏入那方让我充满着焦虑、矛盾但是却又充满无穷惊喜的田野。时空转化,在经历这个奇妙的假期之后重新踏入校园生活,我再次切身体会到各类“学术规范”、“术语”对于我的规训,我已经很难逃脱它的掌控而写一篇没有“参考文献”,也不追求“严密逻辑”的散文或随笔。我知道曾经的我是多么
继续阅读 →

姚悦洋:古城里的人与狗

三月 13, 2019
by fieldcamp
0 Comment
加哥城郊,下着大雪的早晨,我就着刚出炉的蜜豆司康饼,再咕噜一口咖啡,突然想起了香格里拉的砂锅米线。阴冷的独克宗,不知名的屋檐,略略油腻的桌面上,黑色小锅里热气和汤水扑腾,光滑透白的米线和面上的黄色油脂纠缠,剁成小块的土鸡肉酥嫩入味,刚加入的榨菜和葱花还在适应氛围。如果三五成群,一般还得再来份青稞饼和咸酥油茶,奢侈点的话,请店家加个野菜或菌子,藏红花苗、豌豆尖、折耳根、黄赖头、鸡纵菌。吃完饭便去四方街,找挑着俩竹篓走走停停的藏族阿姨买牦牛酸奶,知道我们怕酸,她加的砂糖总是格外多。常常是,酸奶刚喝完,我们已经走到了小粒咖啡馆,等待一杯手冲的铁毕卡。   每回
继续阅读 →

鄢亭枫:探索

三月 13, 2019
by fieldcamp
0 Comment
我作为刚刚从人类学本科毕业的学生,这次田野营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不仅可以探索如何做田野调查,也可以探索自我。香格里拉是一个小城市,而我个人在国内小城市活动的经历并不丰富,这让我很惭愧。我想知道“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想对此有切身的感受。香格里拉是一座人们生活在其中的小城市,其中有着”城市“的一些标配(比如说,西式快餐店,清真面馆……),也有着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比如说,是高原,也是民族地区)。我感到在香格里拉,人和人之间的相处确实包含有某种我之前所并不熟悉的“道义经济学”(moral economy)。比如说,在香格里拉我有一次买了一桶1.5升的矿泉
继续阅读 →

许瑞颖:四年的田野营之约与现实

三月 13, 2019
by fieldcamp
0 Comment
我与田野营结缘大概是四年多以前自己在读初三、高一的时候。自从初识起一见心动,每年田野营招募时我必会死缠烂打一番,求着他们接纳我的申请。不幸的是,每年他们都极其有原则地断然拒绝我的请求,可我不抛弃、不放弃,于是今年大一结束的暑假我终于作为营员加入了自年少时就梦寐以求的田野营。 在我年少的想象中,田野营是一个集结热血有志青年挥斥方遒的地方。可谁曾想,四年后当田野营真正发生时,它于我却更多的是一处有关疗愈与成长的自留地。每个人不同的体验自然不能脱离他们当时的处境与心境——很不巧,即将开营时我刚刚放弃了一段自己曾十分投入且持续了大一整年的恋爱关系。那时我好像被猛地从晦暗潮
继续阅读 →

徐翔宁:寻饵块记

三月 13, 2019
by fieldcamp
0 Comment
  1. 在田野营结营之后离营之前,有一个小插曲。俺娘点名想尝尝饵丝饵块,要我从香格里拉带些回去。想象着因为口感和年糕差不多,所以理所当然觉得应该有塑封的饵丝饵块,但是走了几个古城里的’大超市’,都没看到便携的饵丝饵块,于是心里打鼓,实在不行就从菜市场买块新鲜的人肉带回去。   准备去菜市场之前,在客栈大堂遇到导师窦桑,窦桑建议去问问客栈老板哪买方便。先跑去问看店的小张,小张说饵丝饵块都是新鲜的呀,寄回去估计没坏也干了,不好吃的,要吃还是来古城。随后碰到了老板,老板说菜市场有,不仅有白米做的还有五谷做的。我特地追问了下,有塑封的没?老板说,[表
继续阅读 →

文武:咦!原来田野营长这样

三月 13, 2019
by fieldcamp
0 Comment
作为一名NGO从业者,自己参与过种种公益机构组织的工作坊,也听训过公益市场化背景下的企业课程。我参与这些培训的基本动力除了换个环境、转换心情外,更重要的是想要解答在NGO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式困惑,以及提升日常工作方式的效果与效率。市面上充斥着许多新奇带感的词汇,像是团队共创、九型人格、民众戏剧、新媒体推广、非虚构写作等等,从线上到线下,或收费或免费,我也从最初的心潮澎湃到后来的心灵平静,因为更为根本的困惑难以用技术与缺乏根基的理念来解决。 过去参与过的培训往往较为轻松,至少不会比平日里工作更为紧张。但在传说中的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中,压力很大,既打破了听说我去香格里
继续阅读 →

陆羽琴:人造夏天

三月 13, 2019
by fieldcamp
0 Comment
【1】我的夏天 夏天向来是很好的,是热烈的浪漫的永无尽头的,白瓷碗冰西瓜,夕阳下一把蒲扇扇出一万里晚霞,今年夏天更好,喝了一些酒,遇见很多人,我们在公寓里造塔,在虚空中张网,在夏天里相信自己可以捕到春风,而此时此刻我坐在远方的屏幕前,相隔万余里,用文字串起夏天里滚烫的、零星的碎片,像织一件毛衣那样,等秋风起了,就可以穿上。 【2】抵达 “深呼吸,走路别太快了,说话也要慢慢的。”我们相互告诫,一起攀上高高的大地,学着做一只只树懒。第一天的记忆是兵荒马乱一片空白,隐隐约约的头痛里一切都不真切,吸一口氧吞一把药,世界在千寻海底。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梦了十天又醉了十天,似乎
继续阅读 →

郭贤婧:见山还是山

三月 13, 2019
by fieldcamp
0 Comment
  见山就是山 门外汉的田野营是从连续熬五个夜加上通一个宵填申请表开始的,因为此前没有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也没有出彩的学术经历心虚至极,对于田野调查的理解肤浅且片面,申请表里的每一道问题就像拉响了一枚地雷,轰鸣声警示自己的不足与奋进。   但还是相信在学术能力的考量以外,对学术的兴趣与渴望也同样重要的门外汉很想试试看自己有没有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可能性,侥幸进入二轮筛选,刷论文写综述时对 “在白纸上书写作画总是比较得心应手”的譬喻开始动摇,这种不确信在PTM的筹备中迅速升温,太多的术语都第一次听,读文献的效率又太低,同组的小伙伴已经开始整理提纲而我
继续阅读 →

丁文敏:一些琐碎

三月 13, 2019
by fieldcamp
0 Comment
2018年夏天:纳帕海,多鱼;普达措国家公园,多雾;松赞林寺,多云;独克宗古城,多雨。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在多雨的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我度过了一个最不像夏天的夏天。如今敲击键盘,妄图将那个极为不像夏天的夏天变成跳跃的文字,空坐半晌,挺直了腰板挠腮抓耳,仍旧不知该挑拣哪些片段出来,才能将这个故事叙写的完整些、再完整些……索性,片段就片段吧、琐碎就琐碎吧,天马行空些、随性随心些。 田野营是个有意思的地方,既然是个有意思的地方,那就应该去看看,见见有意思的人,一起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这应该是多年前我初次了解到“社会青年领袖田野营”时候对它的印象,只是那会我还处在极度迷茫和
继续阅读 →
123
2019年三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 9月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最新文章

  • 周艺娴:“有意思”:香格里拉的那场夏天
  • 余熙瑜:逃离,去寻找另一种可能性
  • 姚悦洋:古城里的人与狗
  • 鄢亭枫:探索
  • 许瑞颖:四年的田野营之约与现实

热评文章




    同时可以通过 fcamp.org 访问本站
    Copyright © Field Camp of Youth Social Leaders. Design by WongY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