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阅读参考书目
指定教材
请在到营之前务必自行完成以下两本教材的阅读,并思考课后问题:
- [英]迪姆·梅(著),李祖德(译),《社会研究:问题、方法与过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 [美]劳伦斯·纽曼(著),郝大海(译),《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注:第九、十、十一、十二章可不读。】
必读书目
请在到营之前完成以下七本书中至少两本的阅读:
- [美]赖特·米尔斯(著),陈强 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 [美]威廉·富特·怀特(著),黄育馥(译),《街角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 [美]凯博文(著),郭金华(译),《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姜志辉(译),《单身者舞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 潘毅(著),任焰(译),《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香港:明报出版社,2007年;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英文版:Made in China: Women Factory Workers in a Global Workplace,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英文修订版:Transcending Boundaries: Zhejiangcun: the Story of a Migrant Village in Beijing, translated by Jim Weld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5)
工具书目
请根据自身需要参考以下工具书目:
- [美]艾尔维森 等(著),陈仁仁(译),《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 [美]米尔斯(著),卢晖临(译),《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
- [美]洛夫兰德 等(著),林小英(译),《分析社会情境:质性观察和分析方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 [美]鲁宾(著),卢晖临(译),《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 [美]利布里奇(著),王红艳(译),《叙事研究:阅读、倾听与理解》,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
- [美]殷(著),周海涛(译),《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 [美]乔金森(著),张小山(译),《参与观察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 [英]格雷(著),许梦云(译),《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请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参考以下书目:
-
Erik Mueggler (2001), The Age of Wild Ghosts: Memory, Violence, and Place in Southwe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Arthur Frank (1997), The Wounded Storyteller: Illness, Body, and Ethic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Barney Glaser and Anselm Strauss (1965), Awareness of Dying, Aldine.
- Cynthia Cockburn (1991), In the Way of Women: Men’s Resistance to Sex Equality in Organisations, MacMillan.